與你密切相關 這些環境違法行為要被行政拘留!
2018-03-03
2015年實施的新環保法,到目前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新環保法對違法破壞環境的行為大大加重了處罰力度。例如,對罰款采取按日累計不設上限、對污染違法者增加了限制人身的行政拘留措施等。而在以往,排污企業出現上述環境違法行為,環保部門除了有限的罰款外,幾乎沒有任何處罰措施。
不過,依舊有不少人懷著僥幸心理,將《環境保護法》的法規視為中看不中用的假把式,認為干點違法的事,也不會真的那么較真。那你就想得太美了?!董h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對嚴重環境違法行為適用“行政拘留”作出了明確規定。為了更好的貫徹執行新環境法的第六十三條,讓第六十三條更具可操作性,,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等多個部門又制定了《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這個辦法更讓那些以身試法的人,明白了那些嚴重環境違法行為,會真的讓你攤上被行政拘留的事。
身邊的事告訴你,真的會行政拘留
新環保法和《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永康市環保局也依法對適用“行政拘留”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處罰并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并通過本報進行公開曝光,希望引起廣大市民的重視,謹防觸碰“高壓線”,同時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案例一: 永康市“三渡溪清渭街段溪水泡沫多,呈異常狀態?!比ツ昴甑?,永康市環保局接到群眾舉報,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對周邊企業進行全面排查。經過對現場水樣的取樣分析,結合流域情況判斷,執法人員馬上與象珠鎮政府聯系,聯合鎮政府工作人員前往象珠三村工業區塊逐一排查。經查實,永康市某五金制品廠存在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執法人員現場檢查時,該廠清洗手工流水線正在運行,車間負責人明知污染防治設施的水管堵塞未及時修理,導致廢水溢出向外排放。屬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的行為,被環保局立案處罰并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案例二:永康某電子有限公司進行線路板生產時,產生的廢水本應當經污水處理設施進行酸堿中和處理。但永康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在現場檢查時卻發現了其中的貓膩。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雖然正在運行,但有部分廢水未經完全處理就溢出并流入地面的窨井中,屬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的行為,被環保局立案處罰并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案例三:永康某門企的行為就更大膽了。在非標門生產過程中,會產生的表面除油清洗廢水。但企業將未經處理的廢水,通過水泵直接抽取排至廠房東北墻外地面。經執法人員現場取樣監測證實水質超標。該企業的行為屬于利用暗管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行為,也已經被永康市環保局立案處罰并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案例四:永康某工貿有限公司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清洗廢水,未經處理通過清洗槽的排水管排放到砂石地面并滲漏到外環境,屬利用滲井、滲坑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行為,被市環保局立案處罰并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政策解讀:23種環境違法行為會被行政拘留
永康市環保局管理科工作人員介紹, 《環境保護法》和《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中的“行政拘留”,適用于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辦理尚不構成犯罪,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仍需要移送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的案件。
被行政拘留的人員不僅僅是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還包括違法行為主要獲利者和在生產、經營中有決定權的管理、指揮、組織人員;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指直接排放、傾倒、處置污染物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工作人員等。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未環評的三種情形
《環境保護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建設項目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被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行為,包括以下三種情形:
一 送達責令停止建設決定書后,再次檢查發現仍在建設的;
二 現場檢查時雖未建設,但有證據證明在責令停止建設期間仍在建設的;
三 被責令停止建設后,拒絕、阻擾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核查的。
二、未取排污證的三種情形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違反法律規定,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被責令停止排污的,拒不執行的行為,包括以下三種情形:
一 送達責令停止排污決定書后,再次檢查發現仍在排污的;
二 現場檢查雖未發現當場排污,但有證據證明在被責令停止排污期間有過排污事實的;
三 被責令停止排污后,拒絕、阻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具有環境保護管理職責的部門核查的。
三、違法排污數種情形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是指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等不經法定排放口排放污染物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
暗管是指通過隱蔽的方式達到規避監管目的而設置的排污管道,包括埋入地下的水泥管、瓷管、塑料管等,以及地上的臨時排污管道;
滲井、滲坑是指是指無防滲漏措施或起不到防滲作用的、封閉或半封閉的坑、池、塘、井和溝、渠等;
灌注是指通過高壓深井向地下排放污染物。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第三款規定,還包括通過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是指篡改、偽造用于監控、監測污染物排放的手工及自動監測儀器設備的監測數據,包括以下四種情形:
一 違反國家規定,對污染源監控系統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或者對污染源監控系統中存儲、處理、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造成污染源監控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的;
二 破壞、損毀監控儀器站房、通訊線路、信息采集傳輸設備、視頻設備、電力設備、空調、風機、采樣泵及其它監控設施的,以及破壞、損毀監控設施采樣管線,破壞、損毀監控儀器、儀表的;
三 稀釋排放的污染物故意干擾監測數據的;
四 其他致使監測、監控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的情形。
另外第六十三條第三款還規定,通過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包括以下七種情形:
一 將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經過處理設施,直接排放的;
二 非緊急情況下開啟污染物處理設施的應急排放閥門,將部分或者全部污染物直接排放的;
三 將未經處理的污染物從污染物處理設施的中間工序引出直接排放的;
四 在生產經營或者作業過程中,停止運行污染物處理設施的;
五 違反操作規程使用污染物處理設施,致使處理設施不能正常發揮處理作用的;
六 污染物處理設施發生故障后,排污單位不及時或者不按規程進行檢查和維修,致使處理設施不能正常發揮處理作用的;
七 其他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的情形。
四、禁產、用農藥的三種情形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第四款規定的生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生產、使用的農藥,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行為,包括以下三種情形:
一 送達責令改正文書后再次檢查發現仍在生產、使用的;
二 無正當理由不及時完成責令改正文書規定的改正要求的;
三 送達責令改正文書后,拒絕、阻撓環境保護、農業、工業和信息化、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等主管部門核查的。
溫馨提示:企業主管人員如何盡職免責?
摸清企業環境合規現狀。了解新的環境法律政策要求,在此基礎上摸清“家底”,對不合規事項及時進行整改。建議企業外聘“法律+技術”的專業咨詢機構對企業的環境管理現狀進行排查,第三方排查較之自行組織排查,便于更專業更全面的發現問題,同時可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企業內部環境管理工作應常態化、規范化。在這一輪的企業洗牌中,環保也將作為淘汰落后產能、過剩產能的抓手,環保義務已經成為新時期企業必須履行的一項重要義務,生產始終堅持符合環保法律要求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基本前提。
與此同時,高度重視危險廢物鑒別與處置工作。堅決杜絕指使或縱容篡改監測數據等行為的發生,對明知的企業環境違法行為應當及時加以制止,對委托下屬處理的事項應監督跟進,以免除自身責任。防止阻撓環保監督執法行為的出現。
來源:金華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