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62家環評單位被罰,今年看準深化改革三方面,莫步后塵。
2018-02-27
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7日指出,2017年,各級環保部門共對存在問題的162家環評機構進行了處罰和行政處理。
環境保護部今日召開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劉友賓介紹,環境影響評價改革持續穩步推進,近期,環保部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持續深化環評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強源頭預防,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
劉友賓稱,一是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簡稱“三線一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強化對區域發展的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環境風險防控,構建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在長江經濟帶和長江源頭青海共12個省(市)全面推開。工作重點就是以地市級行政區域為單元編制“三線一單”,劃好環?!翱蜃印?,通過環境保護硬約束引導地方加快轉方式、調結構,避免新的布局性環境問題。
二是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印發《關于強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意見》,加大對環評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戒力度。部署開展了全國環評改革專項督導工作,目前已經完成第一批十個省(區)的現場督導,發現了一批對環評制度認識不到位、重“放”輕“管”、規劃環評主體責任不落實,以及項目環評把關、監管中存在的不嚴不細等問題,環保部正在向地方反饋,要求提高認識、嚴肅整改。對其他2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現場督導工作也已接近尾聲,將以此為契機加強環評監管,防范環評制度在改革落實中變形走樣。
劉友賓稱,第三方面是加強環評機構環評質量監管。環評質量是環評工作的基礎,直接影響環評效力發揮。環保部通過開展環評文件技術復核,抽查了26個省(區、市)200余家環評機構的470多份環評文件,發現了一批質量較差環評文件,將依法依規對相關環評機構予以處罰并公開曝光。2017年,各級環保部門共對存在問題的162家環評機構進行了處罰和行政處理。下一步,環保部將把環評文件抽查復核常態化,扎扎實實地把環評質量提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