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規避環評項目承接風險
2017-11-23
面對一個建設項目,其能否承接,風險幾何,是環評單位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準確的風險判定,可以為環評單位避免很多麻煩,而錯誤的判定,則極有可能給環評單位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
現場踏勘和風險分析判定,是規避承接風險的主要手段。
現場踏勘是環評工作外業的基礎,環評人員以此獲得第一手資料和直觀認知并辨識建設項目選址與周圍環境、相關規劃的協調性,同時對環評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確立基本前提。
因此現場踏勘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但也是非常煩瑣的環節。你需要通過現場踏勘為隨后的風險分析判定獲取和準備相當多的資料。
需要索取基本資料,如現狀分析所需的地理地質、氣候氣象、水文、功能區劃、政府規劃、社會環境等,又如已有的環境監測數據;
需要確認選址具體位置、平面布置,選址選線周圍的環境敏感點,擬定的水源和排放點、納污水體,擬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源和固廢去向,廠址的土地性質和歸屬等;
需要判斷項目類別,有可研、可研在做、無可研;污染型、非污染生態型;新建、改擴建;建設方是否處于前置審批階段;行業特點、產業政策明確與否;環評報告類別要求與專題設置與否等;
需要研讀政策法規,項目相關法律、環保審批機關要求、技術導則與方法、已完成的可研報告或項目建議書;
還需要準備相關資料,現狀資料、規劃資料、總量控制資料或環保意見、環境質量、項目周邊敏感點資料、排放位置、監測數據。
收集到的資料和必要數據,原則上還應滿足報告編寫要求,便于確定評價等級、范圍、方法和專題設置等。
這是一個繁雜的過程,為了條理清晰,避免遺漏,環評單位一般會為踏勘預先準備一個清單,上面涵蓋了需要獲取和準備的各種資料條目。
這是一種很明智的做法,清寧環評項目管理系統正是這樣做的。
系統要求將現場踏勘的基本情況、收集的資料、廠區坐標、現場及周邊敏感目標的照片、衛星截圖等現場踏勘信息保存于數據庫,結合產業政策、行業準入條件,規劃符合性等因素,并經多層級判定確認是否承接該項目,避免了項目承接風險判定的隨意性,將承接風險降到低。保存的信息資料,還可作為日后發生環境糾紛時的基礎依據,從而能夠有效保護環評單位。
在踏勘信息錄入頁面,需要錄入踏勘搜集到的資料清單,詳細描述現場踏勘的情況和踏勘存在的問題。還要錄入項目建設地址的具體坐標和現場踏勘的圖片資料。
錄入建設地址坐標,系統可以在地圖上自動標記項目所在地,便于在地圖上查看項目四周的大概情況。同時地圖上還顯示了建設地點周邊的其他項目位置,如有合適的項目可以參考,能為后續報告的編寫提供極大的便利。
系統踏勘錄入環節,可支持手機端使用。
踏勘信息錄入完成后,要進行風險分析判定。系統同樣為此提供了專門的環節。
此外,系統還設立了部門、總工、總經理三級承接判定。
踏勘和風險分析判定的內容在這里條條陳列,一目了然,審核無誤后方可承接。
對于拿不準的項目,可逐級上報,多層判定,將單位承接項目的風險降低。
承接判定對一家環評單位來說,是整個項目流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如若沒有規范地判定方法,對項目的判定隨意而為,其后果可想而知。清寧環評項目管理系統的承接判定環節,通過完整規范的信息錄入和逐級上報的多層判定,做到了有效地規避項目的承接風險,成為環評單位的得力助手。